提供免費吃住、心理輔導(dǎo)等幫扶——
常向陽,給困難患兒家庭增添力量(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不平凡的人生)
與孩子在一起的常向陽。 |
“心羽家園”在陜西省西安市安定門內(nèi)的一幢老居民樓里。從這里的走廊上望去,馬路那頭便是西安市兒童醫(yī)院,是重病患兒家庭與病魔交戰(zhàn)的戰(zhàn)場。而這頭,是“家”。
上午是“心羽家園”最安靜的時刻,家長們大都會帶著患兒去醫(yī)院治療和檢查。“我不走!”一聲哭腔,打碎安靜。上午9點,4歲的玄子(化名)還一直賴在被窩里,他知道下了床,就要跟“常媽媽”告別了。
父母已經(jīng)無法止住玄子的哭鬧。躲在一旁的“常媽媽”上前,“不走不走!”她用胳膊挽住小家伙,跟他臉貼著臉。玄子停了哭聲,眉頭擰成把“小鎖”。
“家”里,孩子們口中的“常媽媽”叫作常向陽。她創(chuàng)辦的“心羽家園”為來自全國各地經(jīng)濟困難的患兒家庭提供免費食宿。這個不打烊的“家”已經(jīng)在6年多的時間里為2100多個困難患兒家庭提供過幫助。他們說著這樣一句話,“有事找常姐,她是咱的娘家人。”
200平方米的屋里,床鋪整齊擺放,開放式廚房收拾得整潔干凈。早餐的飯桌上,有漢中家長炒的土豆絲,有延安家長拌的粉絲胡蘿卜,一碟咸菜是四川的熱心網(wǎng)友寄來的。常向陽帶著家長和孩子們,把這里打造成了一個溫馨的“港灣”。
常向陽的身邊人說,“她是一個過斑馬線,都會護著老人孩子的熱心腸。”52歲的常向陽,做公益已經(jīng)30多年。
2017年的夏天,常向陽在西安市兒童醫(yī)院見到了一位睡在過道的大娘,攀談得知,老人的孫子在病房里治療,只能留一位家屬陪同,為了省錢只能睡在這。常向陽心里酸酸的,轉(zhuǎn)身剛要走,老人呢喃,“西安的蒸饃貴得很,6毛錢一個。”
常向陽的心像被抽了一鞭子,她站了片刻,又回過身問老人,“要是有一個免費吃免費住的地方,你愿意來嗎?”大娘直搖手,“你咋說這胡話呢……”一個念想在常向陽的心里扎了根:要為困難患兒家庭建一個分文不收的家。
她的父親聽說后,一晚上沒有理她,第二天一大早,常向陽就要出門找房。父親這才開口,“給人希望容易,但你要是干不下去,會更傷人家的心。你要是決定干,我跟你媽只留下吃飯吃藥的錢,剩下的全給你把這個‘家’辦下去。”
不到一個月,常向陽的“心羽家園”開張了。大到熱水器、冰箱等電器,小到一卷衛(wèi)生紙、一張床單,都要常向陽操心。有一回,“家”里的電飯鍋、燈和水箱同時“罷工”,黑暗里,水用不成,米煮不成,常向陽急得哭起來。但面對一群家長和孩子,她立馬又鎮(zhèn)定了,“怕啥嘛,有姐在,靠得住!”
在“心羽家園”里居住的大部分是血液腫瘤、腦癱等患兒家庭,為了一個孩子的治療奔波,往往要帶上一家人,而這些困難家庭常常要與病魔經(jīng)歷長時間的斗爭。西安市兒童醫(yī)院醫(yī)生劉安生說,“治療交給我們,生活交給常老師。她帶給了許多困難患兒家庭希望與力量。”
玄子的父母已經(jīng)為了孩子的病在外奔波了兩年多的時間。“前年在這里住了近一年,常姐對孩子實在是太好了,她給了我們一個家,更給了我們走下去的力量和勇氣。”玄子的父親說。
這里是愛的港灣。這些年來,“心羽家園”收到了來自西安市委市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幫助。在各方支持下,患兒家庭不僅可以在這里獲得物質(zhì)上的幫助,“心羽家園”還開設(shè)了“醫(yī)患交流會”“家長板凳會”等傳播知識和心理輔導(dǎo)的活動,讓患兒家庭拾起希望和信心。
患兒家長接受愛,也傳遞愛。常向陽將患兒家長吸收進心羽志愿服務(wù)隊,家長們在工作和照顧孩子之余,還參加各項公益活動。玄子的父親說,“常姐把愛給了我們,我們也要穿上紅馬甲,把愛留給更多人。”
翻開常向陽的手機相冊,留下了許許多多孩子的笑臉。“這里是一個充滿歡笑的地方。我希望能給這些困難患兒家庭一束光,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西安的溫暖。”常向陽說。她榮登“中國好人榜”,被陜西省推薦為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。已是入黨積極分子的常向陽在2024年的最大心愿,就是早日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(chǎn)黨員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01月10日 13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